我國58%的國土為設防烈度7度及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區,受經濟社會發展和設防標準提升等因素影響,不能滿足新的抗震設防標準的建筑及年久失修的老舊廠房、工程設施仍大量存在,優先對地震易發區?;窂S庫實施抗震鑒定、加固工程,可以有效避免地震對?;窂S庫造成的嚴重結構損壞及引起的化學品泄漏、爆炸等次生災害,全面提升抗震防災能力,消除安全隱患。
關注檢測機構和鑒定報告的要求
各省市都相繼出臺關于本省的“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實施方案”的政策文件,強調對于不符合現行(當地)抗震設防要求的,要聘請有資質的檢測鑒定機構進行抗震鑒定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證明作用的鑒定報告。一般,技術鑒定報告需報縣(市、區)應急局備存。
目前,國內對于檢測市場的規范性才開始重視,很多檢測機構自身檢測實力不足,資質不齊全,甚至虛假檢測報告充斥市場,在進行選擇時一定要綜合考慮機構實力、資質、人員等,選擇符合要求的單位。
摘自《山西省地震易發區危險化學品廠庫加固工程實施方案》
摘自《江蘇省地震易發區危險化學品廠庫加固工程工作方案》
?;窂S庫檢測鑒定流程及內容
了解?;窂S庫的抗震鑒定基本流程和內容,可以幫助企業提高鑒定及自我排查效率。流程和內容如下:
1、搜集廠庫的勘察報告、施工圖紙、竣工圖紙和工程驗收文件以及使用、改造歷史等原始資料;當資料不全時,進行必要的補充實測。
2、詳細調查,結構基本情況勘查、結構使用條件調查核實、地基基礎(包括樁基礎)與變形檢查、材料性能檢測分析、承重結構檢查等,復核與原設計資料的一致性。
要針對廠房的基礎和承重結構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記錄,針對圍護的結構如果發現有破損,要記錄破損的部位,范圍和程度。
3、根據各類廠庫建造年代和依據的設計規范、結構的特點、結構布置、構造和抗震承載力等因素,開展構造鑒定和抗震承載力驗算,對結構的抗震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4、對現有廠庫整體抗震性能作出評價,對不符合抗震鑒定要求的廠庫要按照實際情況和技術標準做出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制定有效的抗震減災對策,對符合抗震鑒定要求的廠庫應注明其后續使用年限。
根據《建筑抗震鑒定標準》 GB 50023-2009 抗震鑒定分為兩級。第一級鑒定應以宏觀控制和構造鑒定為主進行綜合評價,第二級鑒定應以抗震驗算為主結合構造影響進行綜合評價。
A類建筑(后續使用年限30年)的抗震鑒定,當符合第一級鑒定的各項要求時,建筑可評為滿足抗震鑒定要求,不再進行第二級鑒定;當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時,除標準規范有明確規定的情況外,應由第二級鑒定作出判斷。
B類建筑(后續使用年限40年)的抗震鑒定,應檢查其抗震措施和現有抗震承載力再作出判斷。當抗震措施不滿足鑒定要求而現有抗震承載力較高時,可通過構造影響系數進行綜合抗震能力的評定;當抗震措施鑒定滿足要求時,主要抗側力構件的抗震承載力不低于規定的95%、次要抗側力構件的抗震承載力不低于規定的90%,也可不要求進行加固處理。
5、參考規范
抗震鑒定需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規范執行, 主要規范依據(以下均為現行規范)包括:
1)《化學工業建(構)筑物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2)《建筑抗震鑒定標準》;
3)《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4)《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
5)《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
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7)《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等相關規范。
?;窂S庫抗震鑒定案例
?;飞a經營企業不僅要被動地接受政府的抗震、加固排查整治,在日常生產中,更要時刻有著安全意識,進行主動自我排查,從而發現、辨別初期、細小隱患,及時進行修繕加固,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您正在向檢測專家團隊咨詢問題